2015年同等学力教育学:必知60道简答题二

2015-02-16 18:50:00来源:网络

  10.教育科学研究群体的类型与优化组合原则

  答:(1)科研群体的类型:①以专业为基础的学科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多以高等院校、独立教育研究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为核心组织力量,既有同单位内相同专业或不同专业的协作研究,也有校际、国际间跨学科的研究力量的组合。②以教育实际问题为中心,基层教育组织建立的三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组结构模式。三级,指市、区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校教研室。③以教育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科研课题结构模式:一般由三部发人组成,即高校或独立研究机构的专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教师。

  (2)科研群体优化组合的基本原则:①增强科研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内每个成员都应自觉服从于共同的目标,形成浓厚的团结协作气氛,树立集体主义精神。②科研群体要有合理的层次结构。包括专业结构、智能结构、年龄结构。③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科研工作条例,作为科研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活动依据;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建立科学研究情报网络和信息库,加强教育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交流。

  11.教育学的元研究与元理论

  答:元研究是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元问题)的研究,其目的不是为了增加某一学科领域的具体知识,而是为了反思该学科的研究行为,像科学哲学、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都具有元研究的性质。教育学的元问题是指与教育学科自身独立、发展相关的一组问题,与“教育问题”相对应。对教育学元问题的研究就是教育学的元研究。教育学元研究的目的不是为增加实际的教育知识,而是为了反思教育研究行为,指导教育研究行为,间接影响教育知识的生产以及教育实践。教育学元研究的结果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包括教育学的学科信念、研究范式、知识构成、话语规则以及教育学者的生存方式,等等。最早提出教育学元问题和元研究的是布蕾钦卡。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教育学的元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者为最。目前,我国教育学的元研究正在多学科视野下不断深化。教育学的元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21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和教育学科建设。

  12.列举三个不同的教育定义,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并试着给出自己的教育定义,加以理论阐述

  答:(1)我国和前苏联教育学者根据教育定义外延的大小,划分出“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教育的广义定义一般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的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根据教育定义的陈述方式将复杂多样的特征教育定义划分为“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是指适当描述一定情境中被定义对象某些关键特征或指出使用被定义概念的方法,如“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或“教育是发展人的智力的最好途径”。规定性定义是指作者自己所下的定义,并在自己的教育论述中始终遵守,如“在本文中,我将教育定义为直接支持和维护有目的的教与学的一整套社会制度。”纲领性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一种复合形式,既揭示出被定义对象“是”什么,又明确或隐含地表明被定义对象“应是”什么,如“教育是社会籍以发展年轻一代认识生活中的善和价值的能力的手段”。这三种定义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育定义往往既是描述性的,又是规定性的,同时又是纲领性的。这种区分有利于分析教育定义所涉及到的事实的、价值的和语言的三个方面,提供了研究教育定义的一个初步框架。

  (3)在教育学界,“教育”的定义与定义的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中原因不仅有个人观点的差别,还有文化背景、哲学基础、阶级立场等的差别。因此,想求得一个普遍赞同的教育定义是往往勉为其难的。不过,一般说来,人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前者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配着或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政治的、经济的或文化的);后者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心理品质的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形成。这两种定义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教育活动的某些本质属性,对于理解教育活动都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两种定义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给“教育”下定义时,应该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至于如何具体表述,则因人而异。

  10.教育科学研究群体的类型与优化组合原则

  答:(1)科研群体的类型:①以专业为基础的学科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多以高等院校、独立教育研究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为核心组织力量,既有同单位内相同专业或不同专业的协作研究,也有校际、国际间跨学科的研究力量的组合。②以教育实际问题为中心,基层教育组织建立的三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组结构模式。三级,指市、区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校教研室。③以教育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科研课题结构模式:一般由三部发人组成,即高校或独立研究机构的专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教师。

  (2)科研群体优化组合的基本原则:①增强科研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内每个成员都应自觉服从于共同的目标,形成浓厚的团结协作气氛,树立集体主义精神。②科研群体要有合理的层次结构。包括专业结构、智能结构、年龄结构。③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科研工作条例,作为科研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活动依据;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建立科学研究情报网络和信息库,加强教育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交流。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
更多>>
更多院校选择>>
更多>>
更多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