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同等学力经济综合复习题:需求与供给

2015-09-15 18:45:14来源:网络

  第一章需求和供给

  一、名词解释:

  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来源于消费者。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原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根据这一定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意愿和购买能力两个特征。

  2.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增加。即消费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需求规律。

  3.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来源于生产者。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根据这一定义,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必须具备意愿和能力两个特征。

  4.供给规律: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增加;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减少。即生产者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这一规律称为供给规律。

  5.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该市场上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供求力量达到一种平衡时,价格或价格机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此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就被称为均衡价格,供求相等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6.比较静态分析:比较分析不同静态状态的方法。当一个经济模型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将对内生变量均衡值产生影响。比较静态分析考察这种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与动态分析不同,比较静态分析忽略内生变量的变动过程,只考察原有的条件变化,新的均衡与原有均衡之间的差异。

  7.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放映了相应于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用弹性系数加以衡量,被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由点弹性或弧弹性来衡量。

  8.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度量了相应于消费者收入变动,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弹性系数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Ey=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当01时,称为高收入弹性;当Ey<0时,称为负收入弹性。收入弹性值为正的商品被称为"正常物品",收入弹性值为负的物品被称为"劣等品"。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包括:商品可替代的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商品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相应于价格变动,消费者调整需求量时间的长短。

  9.需求的交叉弹性:它反映了相应于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弹性系数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外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根据需求交叉弹性,可以把两商品之间的关系分为相关商品和无关(非相关)商品。如果需求交叉弹性非零,则两商品为相关商品;如果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则两商品为无关商品。在相关商品中,如果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则两商品是相互替代的商品或称替代品;如果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商品是相互补充的商品,或称互补品。

  10.供给的价格弹性:它反映了相应于商品价格的变动,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大小通常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被定义为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它可以用弧弹性或点弹性系数来衡量。

  11.支持价格:是指政府制订的价格位于市场均衡价格之上。后果是供给大于需求。为了解决该问题,政府需要增加库存或扩大外需。

  12.限制价格:指政府规定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政策。后果是供给小于需求。为了使该政策有效,政府往往需要配额、票证等辅助措施。限制价格往往会造成黑市交易。

  二、简述题

  1.分析并说明引起需求变动的因素是什么

  需求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原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上述定义假定除了商品的价格以外,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动。如果价格之外的任何因素发生变动,消费者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者的收入。对于正常物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增加;而对低档物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会使得需求量减少。

  (2)消费者的偏好。偏好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很显然,消费者的偏好与商品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3)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果两种商品之间是替代品,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原商品需求量增加;如果两种商品具有互补关系,则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原商品需求量减少。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消费者的预期、政府政策等也会对商品的需求产生影响。

  2.引起供给变动的因素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的供给的

  供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上述定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然而,供给量不仅受到价格的影响,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了商品的价格以外,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之一发生变动,生产者的供给就会发生变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提高产量,从而使得供给量增加。

  (2)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价格。投入品价格提高,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3)相关商品价格。如果一个厂商生产两种在原料上竞争性的商品,那么相关商品价格提高导致一种商品供给量减少。相反,如果另一种商品是一种联合的副产品,相关商品价格提高将导致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此外,厂商的目标、对未来的预期以及政府的政策等也会对一种商品的供给产生影响。

  3.运用供求分析说明:1."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2.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油产量?

  "谷贱伤农"是指粮食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农民从中获益,反而还会因为粮食价格的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在丰收年份,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增加不足以弥补价格下降所造成的收益减少,结果是农民的总收益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下降,即增产不增收。

  同理,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输出国组织限制石油的供给,会使得石油的价格将上涨。总收益增加。若不限制石油供给,供给增加将导致油价下降,造成损失。故要限制石油产量。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
更多>>
更多院校选择>>
更多>>
更多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