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复习概要

2015-09-15 18:44:20来源:网络

  (一)名词解释

  1、过渡经济: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化。

  2、渐进式改革: 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是在我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既不是对原来的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也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一场新的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济及社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激进式改革:包括稳定化、私有化、自由化和制度化四个部分,它试图通过紧缩货币、放开价格、全面推进私有化,在短时期内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简答题

  1、试述中国的过渡经济具有哪些特征?

  中国的市场化是在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双重约束下的市场化,这种性质的过渡经济特征如下:

  (1)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统一。中国的市场化是与工业化联系在一起的,面临着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双重转型。

  (2) 中国的市场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体制转轨。一方面,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市场化的模式和道路,规定了中国市场化的可能性边界和基本的约束条件;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市场关系的形成反过来会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演变。

  (3) 经济过渡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首先是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过程,但是,仅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无法全面把握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深刻含义。

  从表象上看,市场机制是以价格为核心的。然而,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而价值又反映了具有独立财产权的经济主体之间的自由交换关系。因此,没有产权制度的改革,价格信号是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而产权制度的形成与演进既是社会分工和协作发展的结果,又要通过国家的法律加以确定和实施,因而就要求调整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关系和意识形态。所以,市场制度是一个由多方面内容组成的有机整体,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不仅仅涉及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和经济体制的转型,而是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深刻变化的整体性过程。

  (4) 经济过渡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脱离具体条件而独立存在的一般市场经济只是一种理论抽象,而不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能简单地照搬某种抽象的理论或某一国家的固定模式,而只能在有条件地吸收和借鉴外国建立市场经济的经验的基础上,把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与具体的国情相结合,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2、简述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质。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苏联东欧的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差异不是市场化的方式或方法问题,而是改革的性质和目标的问题。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宪法制度的约束决定了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质。宪法制度对于改革道路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宪法制度的内容决定改革的内容。宪法制度是一个社会基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是制定规则的规则,它规定了一个社会的市场、分配和交换的基本规则以及国家政体的性质、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和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宪法制度不同,具体的制度安排就会产生显着的差异。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点是:它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2) 宪法制度的变化决定了改革的方式。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点在于,它对于原有的宪法制度没有采取推倒重建的”革命”性做法,而是在原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边际性调整,逐步修改原有宪法制度的内容,赋予社会主义制度以新的内涵。

  3、简述中国渐进式改革方式的主要特点。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其特征如下:

  一是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即改革的推动者与组织者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列构成的,权力中心根据下级包括企业传递上来的改革需求形成改革方案,然后通过各级党政系统贯彻实施。

  二是增量改革,即在基本不触动原来的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经济的增量部分率先引入市场机制。

  三是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试点单位形成改革经验,然后再在其他单位推广试点经验,以便在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与改革的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4、简述中国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我国持续20多年的经济增长、综合国力的显着提高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等都显示渐进式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渐进式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二是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即是否越来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越来越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越来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是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四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政治民主化等。

  5、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渐进式改革的成功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它的基本标志是:

  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第二,作为改革领导者的党和政府具有应付持续变迁、整合转型冲突的能力,从而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主导作用,保证改革能够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持续推进,直至成功。为了达到改革的根本目标,就需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大胆试验,大胆创新,正确处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国有制与非国有制、计划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沿海与内地、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以及改革、发展与稳定等方面的关系,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方式,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