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同等学力考试:经济学冲刺训练(18)

2015-05-02 11:08:00来源:网络

  1、简述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经济政策目标是一个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1)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又称最终目标,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及主导思想而提出的规范性的概念。可以归纳为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和分配公平化,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效率、增长、稳定。经济政策的经济性基本目标是效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成为人们获得最大利益的手段。现实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伴随着发展和扩张。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一般是资本积累,它会引起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变化,因此就存在了经济“稳定”的客观要求,即通过刺激、诱导生产活动而使就业、收入和物价得以稳定。

  ②经济福利。效率和增长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和文化的需要。经济福利按照所谓的人类生存的基本构成,可以区分为最低生存需要和超过基本需要的精神、文化需要。

  ③分配公正。个人收入分配一般采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种形式。初次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体现公正的原则。再分配则是以保障基本生活条件为目的的平等分配。

  (2)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的派生目标,或者说是实现基本目标的条件,主要包括:

  ①经济增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现实力量,是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因此,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

  ②物价稳定。政府通过调控投资与消费需求以刺激有效供给的增加,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稳定物价水平,防止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

  ③充分就业。国家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前提下,促使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育,并给于政策指导,使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合理流动,提高就业率。

  ④产业结构高级化。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转换,扶植支柱产业,调整夕阳产业,谋求产业部门和企业的合理布局及资源的最佳配置。

  ⑤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核心就是外汇供求平衡,而外汇平衡的物质基础是外贸进出口的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将影响国内供求的状况。

  2、简述经济政策目标可能冲突的区域

  在经济政策目标系统中,有些目标表现出独立性,即一种目标的实现与另一目标的实现互不相关。但某些目标之间存在关联,这种关联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互补关系,即一种目标的实现能促进另一种目标的实现;二是交替关系,即一种目标的实现对另一种目标的实现其排斥作用;另外还有互补转向冲突。这种因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的冲突主要发生在以下区域。

  (1)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

  增加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投资者的预期利润率,就需要维持较低的利息率水平,或者使实际工资率下降。前者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后者需要刺激物价上涨。在供给变动缓慢的条件下,经济增长又会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进而带动物价上涨。为了控制物价,就要抽紧银根,这又会使经济滑坡。因此,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与稳定物价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

  (2)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须刺激总需求,扩大就业量,这一般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由此就会引起物价总水平上升;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紧缩货币供应量,缩小投资规模,由此又会引起失业率的上升。

  (3)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效率原则要求对提供和创造不同效率的人们给予有差别的报酬;平等原则要求缩小收入差距。强调效率的结果会拉大收入差别,但收入均等化又会因缺乏足够的刺激或动力而影响效率。

  (4)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之间的交替关系。

  这里的国内均衡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而国际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内均衡,就可能降低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又可能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目标。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