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1、(03)为什么必须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P52)
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度,就必须通过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培养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1)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必要的微观基础。
(2)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的转换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
(3)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实现宏观控制方式的转轨。
+简答“为什么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的答案。
满足产权关系明晰化的相关条件(实际上就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关键内容)包括:产权的排他性;产权的可分割性或可分离性;产权的可转让性;产权的有效保护。P54
2、(05)试论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P57-59)
根据国有企业提供产品的性质及所处行业的差别,可分为竞争性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又可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和从事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垄断性企业两大类。应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改革战略。
(1)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
+公共产品的概念。为了保证最优化的公共产品的供应量,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对于纯公共产品,政府应免费提供。对于准公共产品,可以收取一定费用。改革主要是准公共产品企业的改革。
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社会目标在这类企业经营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垄断程度高,存在信息不对称。因而实行国有国营模式,由政府对其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其凭借垄断地位侵害消费者利益。
(这种国有国营企业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①由政府筹资创设准公共产品的企业;②政府直接任免这类国有企业的负责人;③对进入和退出的控制;④政府对垄断企业进行有效的规制,避免因为行政垄断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⑤对收入分配的控制;⑥控制价格与确定财政补贴数额。)
(2)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
+基础产业的概念。
处于基础产业的垄断性国有企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①经营目标的双重性;②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大规模生产的确要比由许多个规模较小的企业同时进行生产能够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③基础产业需要巨额投资,建设、回收周期长,具有较强的凝固性;④是一个需适度超前发展的产业。
在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不同程度分离的条件下,政府通过设置进入许可规则来形成和维持垄断,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直接或间接控制手段,防止垄断条件下企业在自主决策时所产生的不良经济后果,并在不损害社会目标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从而达到以下目标:①优化资源配置;②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③控制收入的再分配;④实现企业财务的稳定化。
(3)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
+竞争性国有企业的概念。
竞争性国有企业必须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成为自主改革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为此必须解决政企分开与所有权的可转让性问题。
这些企业与其他非国有企业一样受《公司法》规范,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参与市场竞争,以法人资格承担责任。为此必须明确产权关系:①通过明确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等,界定企业产权的归属主体;②产权主体行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开展经营活动;③明确界定产权归属主体享有的权益及承担的责任;④企业产权具有排他性;⑤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在企业内形成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相互制衡的机制;⑥法律制度能对产权实施有效的保护。
(4)竞争性国有中小企业宜完全放开。
国有资本从中小型竞争性国有企业中退出,不仅有利于让其彻底摆脱政府的干预,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必要的微观基础;而且有利于政府卸下巨大负担,转而可以集中财力和人力抓好应由政府控制的行业。因此,构建所有权的退出机制更有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阐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59-62)+股份公司的概念。
为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实现产权关系的明晰化,使竞争性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可通过四层次授权经营模型对竞争性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1)国有资产的第一层次授权经营:在政资分开的基础上实行政企分开。第一层次授权经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构造出政企分开的制度性条件,使代理国家行使国有企业所有权的主体行为资本化,即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经营目标,并建立起能有效监控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行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法人资产制度的建立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此,要分解政府职能;授权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理国家履行所有者职能;规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并对其管理国有资产行为实行有效的监控;以及评估国有资产。(2)国有资产的第二层次授权经营:国有股股权分散化。第二层次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批竞争性的控股公司,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相分离,为企业产权独立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此,要组建控股公司并规定其主要职责;确定控股公司以何种方式获取国有股控股权;界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控股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关系;寻求最佳的控股公司运作机理。(3)国有资产的第三层次授权经营:公司产权独立化。公司产权独立化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从而可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创造基本的条件。国有股的可转让性使股权分散化成为可能;持股主体多元化;国有股的可转让性使竞争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具有不确定性;确立法人资产制度;控股公司以投入公司的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并依法享有股东权利。(4)国有资产的第四层次授权经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第四层次授权经营的目的在于,通过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股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资产营运效率。为此,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并规定其职责。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推荐阅读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有利于标准;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消费价格指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
第一章 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免费搭乘;财政职能;政府失灵的原因;寻租行为 第二章 财政支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都考些什么,申硕考试一般来说所谓的综合科目无非就是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阅读排行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