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供给主导+诺思悖论】
(一)“诺思悖论”的概念:P43
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二)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概念:P41
是指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对比。
(三)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P43
⑴ 在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安排的社会博弈中,由于政府主体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它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速度、次序、方式的主导力量。
⑵ 政府主体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构成的。
⑶ 只有当权力中心的制度收益大于其成本时,实际的制度变迁才可能发生。(由于权力中心与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是有差异的,因此,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在具体的制度创新中的利益摩擦是难以避免的。)
⑷ 在不确定性和制度供给不足的条件下,权力中心为制度创新设置了严格的进入壁垒以控制风险。
⑸ 统一观念,即建立和推行一套可为下级政府和广大民众接受的意识形态,以减少新规则实施中的阻力,降低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推荐阅读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有利于标准;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消费价格指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
第一章 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免费搭乘;财政职能;政府失灵的原因;寻租行为 第二章 财政支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都考些什么,申硕考试一般来说所谓的综合科目无非就是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阅读排行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