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渐进式改革的概念:
是指在根本经济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限制或阻碍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逐渐地改革。
(二)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特点:P40
⑴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即保留了原先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通过原先等级构架中的领导人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⑵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⑶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三)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原因:P35
⑴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⑵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
⑶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政治民主化等。
(四)渐进式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P48
⑴政治企业家行为规范的模糊化导致腐败现象日趋严重。
⑵地方政府官员对GDP的盲目追求导致对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的忽视,导致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
⑶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竞争的加剧导致地方封锁,产生了所谓的“诸侯经济”现象。
⑷“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式导致获得试点权的企业或地方因能持续地获得垄断性租金而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相反,导致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收入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推荐阅读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有利于标准;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消费价格指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
第一章 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免费搭乘;财政职能;政府失灵的原因;寻租行为 第二章 财政支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都考些什么,申硕考试一般来说所谓的综合科目无非就是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阅读排行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