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同等学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8)

2015-01-20 11:57:00来源:网络

  论述:如何理解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平。(P79-81)

  公平有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和再分配中的公平之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生产条件的分配相联系,并由生产条件的分配所决定。再分配中的公平与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平衡相联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既要重视再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也要重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能否在双重意义上公平分配是能否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主要根源于生产条件分配的不公。(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在缺乏规范制度约束下实现市场化分离和经济性分离,造成了客观生产条件进而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不公,主观生产条件的拥有者在不享有统一权利和国民待遇的条件下走向市场,其劳动力具有不同的价值或价格,主客观生产条件由于市场分割和制度障碍而难以在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均衡分配,进而加剧了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的不公。)

  要解决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必须构建收入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产条件分配不公的问题。

  第一,规范制度,强化约束,防止市场化分离中各种代理人控制公有生产条件进而控制公有剩余。

  第二,统一制度安排,实行统一国民待遇。为此,应在户籍管理等各个领域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制度规定。

  第三,取消市场分割,促进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首先要打破垄断,消除部门间进入障碍;其次要消除与主观生产条件相联系的身份制、等级制,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最后要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各种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

  第四,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增加对他们人力资本的投资,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
更多>>
更多院校选择>>
更多>>
更多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