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阐述相机治理机制的基本含义以及基本程序。★P72-73
(一)基本含义
+ 相机治理机制的概念。
(二)运作原理
相机治理机制的设计目的就是确保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合适的制度帮助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完成其再谈判意愿。
相机治理机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权的争夺来改变既定利益格局。一个完整的相机治理机制包含三个要素:能够利用该机制的人,即相机治理的主体,信号以及相机治理程序。
(三)基本程序
一个完整的相机治理程序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事前监督。通过合理的项目评估,防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行为。
(2)事中监督。监督企业营运和经营者行为,控制道德风险。
(3)事后监督。判断财务状况,针对不同的信号,采取惩罚性或纠正性措施;明确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名词解释: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以劳动为标准,在对劳动者创造的产品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P74
2、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和分配价值。P77
3、宏观收入分配过程:是建立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基础上并独立于这一分配过程的在再分配过程。它要考虑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的平衡和社会整体、长远发展需要,对不同部门、领域、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P78
4、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它是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P78
5、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组成。其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P79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推荐阅读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有利于标准;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消费价格指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
第一章 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免费搭乘;财政职能;政府失灵的原因;寻租行为 第二章 财政支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都考些什么,申硕考试一般来说所谓的综合科目无非就是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阅读排行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