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复习必备练习(1)

2015-01-06 17:13:00来源:网络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

  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三个有利于”标准

  3、集体经济

  4、混合所有制经济

  简述题

  3、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4、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及意义

  5、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论述题

  2、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3、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名词解释

  1、市场

  2、市场经济

  3、市场机制

  4、增量改革

  5、渐进式改革

  简述题

  1、简述传统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及运行特点

  2、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简述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并阐述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论述题

  1、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2、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3、试述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

  名词解释

  1、“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2、等级规则

  3、产权规则

  4、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5、宪法秩序

  6、诺思悖论

  7、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8、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

  简述题

  1、比较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

  2、简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

  3、试分析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诺思悖论”

  论述题

  1、阐述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

  2、阐述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地方政府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功能

  3、分析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简述题

  1、“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有哪几个基本要点?请描述其动态形成过程

  2、试论述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参考答案:

  1、“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有哪几个基本要点?请描述其动态形成过程

  (1)“螺旋式”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最初的起因来源于成本方面的因素,是从生产领域开始的。当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得到总需求扩张的支持后,便演化为“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

  (2)基本要点: 一是起因于成本推动;二是总需求不断扩张;三是实际产量不会下降;四是价格水平“螺旋式”上升。

  (3)动态形成过程:成本上升,为了抑制产出和就业率下降,政府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扩张总需求,进而导致物价进一步上升。同时产出回到原起点。物价上升引起成本进一步上升,导致产出又一次下降,因而,政府进一步扩张总需求,使物价进一步上升,产出则又回到原起点。所以,物价上涨率沿着动态均衡点螺旋上升,产出不变。

  (4)特点:步步为营,涨势逐步强劲,很难调节,因为它涉及到经济运行的组织结构和机制配套等问题。

  2、试论述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指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通货膨胀与短期经济增长:(前提是经济系统的生产能力不变)

  第一,经济体系存在资源闲置时的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如果存在大量的资源闲置,现实产量大大低于最大潜在供给,那么,从理论上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需求的上升是有可能刺激经济的短期增长的。

  第二,经济体系不存在闲置资源时的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假如经济体系中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处在紧配置和紧利用状态,经济运行绷得很,这时,从理论上说,不会带来任何实际经济增长。

  (2)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前提是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能力总是不断提高的,即生产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总供给水平增加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当总需求水平上升后物价上涨同时产出增加。

  (3)通货膨胀预期产生的经济效应:

  如果通货膨胀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社会公众都会对通货膨胀形成预期。此时,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会减弱。原因:

  第一,通货膨胀预期导致货币工资率变动(上升)滞后过程的缩短和积累能力的削弱。

  第二,通货膨胀预期有可能导致发生临时性的过度购买行为。这在短期内虽然会促进经济增长,但会被后继的经济滑坡所抵消。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
更多>>
更多院校选择>>
更多>>
更多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