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经济学大纲第二章重难点之简述题

2015-01-01 17:13:00来源:网络

  二、简述题

  1、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试利用基数效用论加以说明。

  答案要点: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所决定的。在基数效用论的意义下,它取决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组合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满足是递减的,即边际效用服从递减规律。据此,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商品时,都会以货币的边际效用为标准,衡量增加商品消费的边际效用,以便获得最大满足。

  假定消费者货币的边际效用为λ,而消费商品的边际效用为MU。如果消费者消费商品的价格为P,那么,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若MU>Pλ,消费者就选择消费商品而不是货币;相反,MU

  上式意味着,如果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比如提高,那么消费者选择的该商品的消费数量也会随之变动。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的不断增加而递减,困哄,对于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消费的商品数量也减少,以便用于购买商品的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与持有货币时相同。这说明,价格与消费者的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对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请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答案要点:所谓正常物品是指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数量增加的商品。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这一点可以借助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可以分解为替借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由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从而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替代被称为替代效应;在消费者收入不变条件下,由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动所导致的两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变动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及其方向,即:总效用=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图给出了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情况。

  当一种正常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由I1移动到I2,消费者的均衡也由E1移动到E2。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消费者倾向于价格下降的某种商品代替较昂贵的另外一种商品,从而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由x11增加到x`11,即替代效应(x`11-x11)为正数值。另一方面,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下降,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对于正常物品而言,收入增加将导致消费量增加。这就是说,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x`12-x11)也是正值。因此,价格下降的总效应大于0,即商品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增加,从而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何为吉芬商品,其需求曲线形态如何?试利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答案要点:吉芬商品是以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对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即这类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原因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加以说明。

  假定一种商品x1为吉芬商品,而另一种商品x2为正常商品。当第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一方面,消费者倾向于价格下降的该商品代替较昂贵的另外一种商品,从而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由x11增加到x`11,即与其他商品一样,价格下降对吉芬商品所产生的替代效应(x`11-x11)为正值。另一方面,随着该商品的下降,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对于吉芬商品而言,收入增加将导致消费者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即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x12-x`11)为负值。不仅如此,收入效应的绝对值超过了替代效应的幅度,从而使得商品价格下降的总效应为负值。结果,价格下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因此,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由此可见,对吉芬商品而言,不仅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变动方向相反,而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这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则。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
更多>>
更多院校选择>>
更多>>
更多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