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经济学大纲第二章重难点之名词解释

2015-01-01 17:13:00来源:网络

  第二章效用论

  大纲重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时微观经济学的效用论,主要是序数效用的概念,消费者均衡的达到以及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大纲习题解答

  一、名词解释

  1、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即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的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消费这种商品或劳务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效用有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分。边际效用量的大小在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指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量所增加的效用满足量,对一个特定的消费者而言,根据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边际效用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即边际效用服从递减规律。

  3、消费者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当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即:RCS1,2=MU1/MU2=p1/p2;p1x1+p2x2=m,其中,p为n种商品的价格,m为消费者的收入,x为消费者消费n种商品的数量。图示消费者均衡点即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

  4、预算约束线: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在图形中它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被称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方程为p1x1+p2x2=m预算约束线限定了消费者能够选择的商品的范围。

  5、无差异曲线: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不同的商品组合描绘出来的轨迹。(在一条特定的无差异曲线,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对消费者而言是无差异的,)在通常情况下,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点:(1)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2)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每一条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效用等级,并且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效用等级就越高;(3)无并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6、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第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第一种商品对第二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以RCS1,2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可以表示为:RCS1,2=-Δx2/Δx1|u=u0,其几何意义是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随着第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呈递减趋势。

  7、替代效应: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可以对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由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从而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替代被称为替代效应。

  8、收入效应:在消费者收入不变条件下,由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动所导致的两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变动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
更多>>
更多院校选择>>
更多>>
更多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