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已经过了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法定事由消失后重新计算追诉期限的制度。
A.时效中断
B.时效中止
C.时效延长
D.时效终结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7、80条规定,特赦由()决定。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二、多项选择题
1.刑法设立追诉时效制度,具有什么意义?()
A.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
B.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打击现行犯罪
C.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D.有利于改造犯罪分子
2.下列有关时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的一项制度
B.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
C.我国刑法既规定了追诉时效,又规定了行刑时效
D.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行刑时效,没有规定追诉时效
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刑罚消灭的主要法定原因有()
A.超过追诉时效的
B.经特赦免除刑罚的
C.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D.被判处罚金的犯罪人由于遭受不能抗拒的灾祸,确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三、简答题
简述我国刑法有关追诉期限是如何计算的。
四、辨析题
请对“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着手之日起计算”进行辨析。
五、案例分析题
某甲系A市钢厂业务员,已婚,有一女3岁。某甲因工作经常出差,在B市联系业务时,与一饭店服务员刘娟互有好感。甲谎称自己未婚,于2001年7月利用空白介绍信填写虚假内容与刘娟登记结婚。一年后刘娟生一子。久之,甲之妻乙有所察觉,多次询问均被甲否认。甲恐夜长梦多,即生害妻之心。2005年6月某日,乙的朋友送给乙两瓶雀巢咖啡,乙每晚必饮一杯,说喝了提神。遇客来访,乙亦以咖啡待客。乙之友知乙如此喜爱咖啡,又送其两瓶,甲即在又送来的两瓶咖啡中放氰化物,以毒死妻子,且认为可以免除对自己的怀疑。2006年1月20日,乙的父母从外地来探望女儿一家。乙在饭后冲了两杯咖啡,让父母饮用,造成其父母死亡。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1)甲的重婚行为是否已超过追诉时效?为什么?
(2)刘娟的重婚行为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为什么?
(3)乙误将父母毒死的行为应如何理解?
推荐阅读
2017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复习指导
2017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复习四大阶段
同等学力专业考试中法学综合是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同等学力法学综合考试科目比较多,知识点涵盖范围广,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备
距离2016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不到两个月时间了,对于考生来说要从现在起抓紧时间复习备考,做好迎接考试的准备。在此为大家提供一套2016...
2016年在职研究生报考已经展开,而同等学力申硕报考人员肯定会比往年增加很多,所以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考试,考生必须要提前做好复习准备...
阅读排行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