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同等学力法学:刑法习题(2)

2014-12-26 15:45:00来源:网络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已经过了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法定事由消失后重新计算追诉期限的制度。

  A.时效中断

  B.时效中止

  C.时效延长

  D.时效终结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7、80条规定,特赦由()决定。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二、多项选择题

  1.刑法设立追诉时效制度,具有什么意义?()

  A.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

  B.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打击现行犯罪

  C.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D.有利于改造犯罪分子

  2.下列有关时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的一项制度

  B.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

  C.我国刑法既规定了追诉时效,又规定了行刑时效

  D.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行刑时效,没有规定追诉时效

  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刑罚消灭的主要法定原因有()

  A.超过追诉时效的

  B.经特赦免除刑罚的

  C.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D.被判处罚金的犯罪人由于遭受不能抗拒的灾祸,确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三、简答题

  简述我国刑法有关追诉期限是如何计算的。

  四、辨析题

  请对“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着手之日起计算”进行辨析。

  五、案例分析题

  某甲系A市钢厂业务员,已婚,有一女3岁。某甲因工作经常出差,在B市联系业务时,与一饭店服务员刘娟互有好感。甲谎称自己未婚,于2001年7月利用空白介绍信填写虚假内容与刘娟登记结婚。一年后刘娟生一子。久之,甲之妻乙有所察觉,多次询问均被甲否认。甲恐夜长梦多,即生害妻之心。2005年6月某日,乙的朋友送给乙两瓶雀巢咖啡,乙每晚必饮一杯,说喝了提神。遇客来访,乙亦以咖啡待客。乙之友知乙如此喜爱咖啡,又送其两瓶,甲即在又送来的两瓶咖啡中放氰化物,以毒死妻子,且认为可以免除对自己的怀疑。2006年1月20日,乙的父母从外地来探望女儿一家。乙在饭后冲了两杯咖啡,让父母饮用,造成其父母死亡。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1)甲的重婚行为是否已超过追诉时效?为什么?

  (2)刘娟的重婚行为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为什么?

  (3)乙误将父母毒死的行为应如何理解?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
更多>>
更多院校选择>>
更多>>
更多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