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2.【答案】ABCD
3.【答案】AD
三、简答题
1.【答案】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诚实守信,正当行使民事权利并履行民事义务,不实施欺诈和规避法律的行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的过程中维持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诚实信用原则在现代民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现代民法的“帝王条款”。
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必须将有关事项和真实情况如实告知对方,禁止隐瞒事实真相和欺骗对方当事人。
第二。民事主体之间一旦作出意思表示并且达成合意,就必须重合同、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当事人背信弃义、擅自,毁约的行为。
第三,民事活动过程中发生损害,民事主体双方均应当及时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避免和减少损失。
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有以下两点:第一,指导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第二,诚实信用原则赋予法官司法裁判的自由裁量权。
2.【答案】民法的渊源,又称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的来源或表现形式。我国民法的渊源主要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民事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1)法律。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宪法、民事基本法、民事单行法和其他法律中的民法规范。(2)法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3)规章。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为贯彻法律、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4)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就法律适用中的问题作出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包括关于贯彻执行法律的意见、适用法律的解答、就某案件如何适用法律的批复等,也是民法的重要渊源。(5)国家政策和习惯。
四、辨析题
【答案】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
首先,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所以,民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只调整“平等”民事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也就是说,它只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一部分。这也是它和经济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不同之处。
其次,我国的民法不仅仅是民法通则。由于民法通则本身不是民法典,因此尚需对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法调整制定更为具体的法律规范。我国在民法通则颁布后,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单行民事法律、法规,如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等。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民法通则统辖下的法律体系,共同调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推荐阅读
2017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复习指导
2017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复习四大阶段
同等学力专业考试中法学综合是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同等学力法学综合考试科目比较多,知识点涵盖范围广,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备
距离2016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不到两个月时间了,对于考生来说要从现在起抓紧时间复习备考,做好迎接考试的准备。在此为大家提供一套2016...
2016年在职研究生报考已经展开,而同等学力申硕报考人员肯定会比往年增加很多,所以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考试,考生必须要提前做好复习准备...
阅读排行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