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同等学力法学简答: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

2014-12-20 15:45:00来源:网络

  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概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必要时可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视需要由政府收容教养。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相对无刑事责任阶段。达到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备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因此,法律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已有相当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已满16周岁的人应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一切危害行为负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所作的上述规定,解决的是认定犯罪方面的问题。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国刑法在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上,还有以下两条重要而特殊的处理原则:

  (1)从宽处罚的原则。即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里所说的“不适用死刑”是指不允许判处死刑。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
更多>>
更多院校选择>>
更多>>
更多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