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述《巴塞尔协议》的目的及主要内容。(新增)
2、试述《新巴塞尔协议》出台的背景及其三大支柱。(新增,可设计选择)***
第七章:货币政策
一、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目标制(新增)**
2、货币政策时滞(2003年名词解释2已考过)
3、泰勒规则(新增,2007年简答4已考过):即利率规则,是根据当前通胀率、均衡实际利率、现实通胀率-目标通胀率、现实GDP-潜在GDP来决定联邦基金利率的调整。其思想渊源来自于费雪效应。
二、简答题
1、简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具备的条件。(新增,可设计选择题)***
2、如何看待微观主体预期对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对消作用? (2001年简答3已考过)
三、论述题
1、试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特点。(新增,也可设计选择题) ***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由于这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传统的、经常使用的、能对整体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政策工具,因此也被称之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特点分析: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于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公众预期等都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因此被称之为货币政策的一剂“猛药”。由于其效果太过猛烈、对经济震动太大、告示效应太强,不利于货币的稳定,也使得中央银行很难确定调整时机和调整幅度,因此不宜随时作为日常调控工具使用,从而使其具有固定化的倾向。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它也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它包括调整再贴现率和规定再贴现票据资格两个方面。特点分析:再贴现政策能产生三方面的效果:①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进而影响其融资决策以及贷款和投资行为。②产生告示效应。③影响商业银行通过票据贴现运用资金的方向。但三方面效果能否体现还取决于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和货币市场的弹性。此外,再贴现政策还具有明显的缺陷:中央银行在使用该工具时居于被动地位;只能影响利率总水平而不能影响利率结构;政策缺乏弹性,经常调整等会使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无所适从、不利于形成稳定预期。
公开市场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的政策措施。特点分析:与其他两大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①主动性强;②灵活性高;③调控效果平缓、震动性小;④影响范围广。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推荐阅读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有利于标准;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消费价格指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
第一章 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免费搭乘;财政职能;政府失灵的原因;寻租行为 第二章 财政支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都考些什么,申硕考试一般来说所谓的综合科目无非就是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阅读排行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