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6 18:28:59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发表评论
备考辅导:英语备考策略和技巧 联考英语翻译备考策略 2015在职硕士考试经验技巧
GCT考试: GCT英语备考辅导 GCT数学备考辅导 GCT语文备考辅导 GCT逻辑备考
公共管理: 公文写作范文汇总 2015年在职MPA管理学案例材料 人力资源营销新论
艺术硕士: 艺术硕士艺术概论资料汇总 艺术硕士复习试题|答案 艺术硕士备考知识点
西南财经大学
2014年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美国《时代》杂志把项目管理评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前景的“黄金职业”。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的学位证书,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垂青的学位证书之一。在国外,项目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而在国内,项目管理的专业教育已然起步,项目管理专业人士是市场上最紧缺、最抢手的人才,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争相追逐的对象,但高层次复合型、有品牌特色的项目管理硕士的培养教育还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急迫要求。
现代项目管理已经不仅是管理技术和方法了,同时也是项目操作流程标准和团队工作语言。它从根本上改善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思维方式。项目管理视管理的核心问题为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执行,有效地整合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科学技术和市场等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管理的概念、架构和功能,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今,项目管理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这当然也包括在现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金融与服务领域。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的很多金融企业开始在组织内部全面建设项目管理能力。一些著名的金融机构如花旗银行、第一银行、第一资本、美国国家储备银行等,都开始发展项目管理能力。出现这种趋势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规模的扩大,以及金融组织间的合并及收购风潮的风起云涌。而合并在一起的本来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同一机构的各部门之间采用以跨职能部门的团队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金融与服务领域也越来越迫切地呼唤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计划面向全国招收在职攻读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专业学位人员,特色方向为金融与服务。我校是全国财经类高校首批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审核授予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2014年计划招生总人数为70名。
一、办学优势与品质
西南财经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部“211工程”重点财经大学,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一所有资格承办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教育的财经大学。秉承“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校训,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努力构建“大金融优势学科群”。其中金融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曾在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位列全国之首,目前西南财经大学是全国最大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
在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教育上,西南财经大学坚持兼容并包、塑造特色、品质取胜的办学方针,依托学校“大金融优势学科群”教科实力,整合金融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技术等经济学、管理学与工学学科优势资源,汇聚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以及金融行业领袖与在职高管等在内的校内外优秀师资团队,精心打造我校以金融与服务为特色方向的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教育体系。学校加强金融等部门与产业领域的合作培养基地建设,聘请校内外双导师辅助学员达成学习及业绩提升,形成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合作培养的有效机制。学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已经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家教育机构、知名大学、金融部门及知名企业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加快融入国际经济管理与金融教育的步伐。
学校设立西南财经大学工程硕士教育中心专门机构,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秉持“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魂”的人才培养理念,开展学员团队素质拓展、心理健保、联谊沙龙、财富论坛及精英讲座等丰富实践活动,配置广泛的人脉网络及校友资源保障学员跻身领域尖端。
二、工程领域名称及代码
工程领域名称:项目管理 领域代码:430140
培养方向:金融与服务
三、培养对象及报考基本条件
培养对象为银行、基金、证券、保险、信托投资、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员;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从事行业管理、招商引资、金融与商务服务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员;具有经济、金融、理工科或统计等相关专业背景,有志于金融事业发展的在职人员等。
工程硕士的生源以在职人员为主,以进校不离岗的形式在职学习。具备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或者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均可以报考。
四、考试报名
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任意一流程未完成报名均无效。
(一)网上报名
考生于6月20日—7月10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 http://www.chinadegrees.cn),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chinadegrees.cn/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特别提示:1. 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逾期无法补报。
2. 本年度四川省实行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如未缴费,则无法进行现场确认。
(二)现场确认
7月11日—14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原件)以及《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确认地点另行通知,请关注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主页)
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五、入学考试
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1.第一阶段,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 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GCT”考试试卷由四部分组成: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基础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外国语运用能力的测试,试卷满分4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每部分各占100分。GCT的命题依据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考生当年只可选择1个培养单位报考。我校将根据考生的考试情况和国家指导分数线确定当年复试分数线。
2.第二阶段,对于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经资格审查合格,需持本人GCT成绩单、第二阶段考试准考证、身份证等证件到我校参加自行组织的专业综合测试并接受资格审查。专业综合测试采取笔试与面试结合的方式。
专业名称 | 复试科目及形式 | |
工程硕士 | 管理学综合 | 专业测试(面试) |
六、考试时间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定于2014年10月26日举行,具体时间、地点以教育部的通知为准。考生入场考试时,将核验准考证、身份证件。
第二阶段考试的时间及地点将通过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另行通知,请及时关注网上信息。
七、录取
1.录取原则
学校根据相关规定划定录取分数线,按国家下达的招生限额,以考生考试综合成绩(初试和复试)为依据,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择优录取。
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2、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专业 | 综合成绩计算公式 | 备注 |
工程硕士 |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初试总分×100×50%+专业考试×25%+专业面试×25% | 专业考试、专业面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 |
3.调剂
各专业学位不进行跨学位类别或跨专业领域调剂录取;各专业学位类别内、领域内的调剂录取工作,限在考生报考院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院校之间进行。
八、培养及学位授予
1.学制:采取在职培养,周六和周日上课,学制一般两年半至三年,最长不超过四年。
2.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可写专题研究或者企业调查研究与诊断报告)答辩,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条件者,由西南财经大学授予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专业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九、咨询和联系方式
咨询地址: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北门)崇文楼6楼中心办公室
联系电话:
谢老师:028-87352027 15008231136
周老师:028-87352017 13881782761
西南财经大学工程硕士教育中心
二○一四年六月
GCT | 【特训】2015年GCT英语全程专项特训班 | ¥980 | 免费试听 |
【特训】2015GCT语文全程专项特训班 | ¥400 | 免费试听 | |
【特训】2015年GCT数学全程专项特训班 | ¥680 | 免费试听 | |
【特训】2015年GCT逻辑全程专项特训班 | ¥400 | 免费试听 | |
联考英语 | 【提高】2015年联考英语技巧提高班 | ¥680 | 免费试听 |
【冲刺】2015年联考英语冲刺抢分班 | ¥680 | 免费试听 | |
法律硕士 | 【全程】2015法律硕士专业综合全程 | ¥880 | 免费试听 |
工商管理 | 写作专项零基础班数学专项逻辑专项 | ||
专项班 | 公共管理会计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 |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新东方在线"上的内容,包括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其版权 均为"新东方在线"或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得到 "新东方在线"许可 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新东方在线" 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 文章、资料、资讯等 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 " 稿件来源:新东方 " ,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新东方在线联系。